找到相关内容267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菩提心影:释疑篇(三)

    样念《大悲咒》。不到一遍,很奇怪的,风就回头,吾家独存无恙,所以我深信菩萨是慈悲至极!设若我自己信不恳切,怎样可以做这冒险牺牲的事情?所以只要我们自己前愆,力行善事,每日早晚虔诵几遍《大悲咒》,那是...自然打破,豁然大悟;只要水清,而月常现。众生心垢若,菩萨时时在前,说什么感应皆是多余之事。  庚、自心的观音  什么是观音?慈悲就是观音,他能慈悲,当然他就是观音;如果你能同他一样的慈悲,你也可以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270429.html
  • 行愆法师:佛学问答

    错处,是一件好事,内心有觉照反省,才会改错。过往之恶,悔过后不复做,就是忏悔。若常能修持忏悔的心,不覆藏,会使生活清净自在。忏悔的方法有很多种,例如,对首忏悔,在善知识面前发露忏悔,使得清净。立功...施。财施是指用金钱、时间、物质等去救济贫苦及有需要的人,乃至供养三宝等。法施是用佛法去劝导人们断恶修善。无畏施是以语言安慰于人,如对失意的人,以佛陀的教化帮助他去除心中的畏怖,使其鼓起勇气烦恼,复得积极...

    行愆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074746.html
  •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

    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能如是者,决定往生。又须心念仁恕,气象浑穆。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。代人之劳,成人之美。常思己过,莫论人非。等觉菩萨,二六时中,礼十方佛,宿业。况在凡地,常当惭愧,何敢自恃。...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,礼拜持念,回向发愿。此之外,行住坐卧,语默动静,穿衣吃饭,一切时,一切处,皆好念。但于洁净处,恭敬时,或出声,或默念,皆可。若至不洁净处,(如登厕等)或不恭敬时,(如睡眠洗浴等)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0176621.html
  •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

    在造恶业。恶业的力量是很大的,佛法怎么有办法入心呢?所以,佛教里面特别注重忏悔法门,忏悔就是前愆、不造新恶,不断悔过,发心不二过。只有把造恶业的心停掉了,才有办法行善。也就是说,要行善,就必须止恶...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,我们要体会暇满人身的难得,如《龙树菩萨劝诫王颂》说:“如是无常亦非久,无归无救无家室,生死胜人须厌背,并若芭蕉体无实。海龟投木孔,一会甚难遭,弃畜成人体,恶行果还招。金宝盘粪,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377137.html
  • 对净土法门若干问题的思考

    行,可积集功德,业障,立定信心,稳当修行,不会堕落!” [34]其实,易行道与难行道并非是独立的,而是可以相通的。如《十住毗婆沙论》所说:“菩萨以忏悔、劝请、随喜、回向故,福力转增,心调柔软。于...”这八法,是菩萨为人为法,对自对他的正常道。但能依此修去,就是往生净土的稳当法门。   此外,佛在《佛说盖障菩萨所问经》卷第十七中,也为我们开示了往生净土的正常道。如经云:“菩萨若修十种法者,得生...

    果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3378764.html
  • 持诵《普贤行愿品》速得成就的道理——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知识和道友,诸佛和佛的教法,再就是身处的这个器世界。如果面对这一切时,都按普贤行愿来做,那就会任运地摄受一切修行的顺缘。而且,修普贤行愿,发愿一切不善的行为,远离一切菩萨行的障垢,因此能远离一切...善人,转变也只在一念间,有向善的愿望,就能趋向良善。   人都可以做尧舜,人都可以做普贤。受持普贤行愿,就能开发自性无量无边的妙德。所以这是速疾成就的法门,能快速开发普贤万行,快速灭罪障,快速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普贤行愿品|普贤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6373791663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的乘戒兼急观

    恒河沙劫生死之菲”可。《宗镜录》卷二十六引用多部佛经来阐述证悟真心则无持无犯的道理:“《金刚三味经》:‘明悟本觉者,佛言,如是之人,不存二相,虽不出家,不住在家,虽无法服,虽不具戒,能以白心无为,...指出如果是为了制止有情众生制作大恶,就像《涅盘经》所说的仙预大王杀五百婆罗门,这样也是白利利他,利于这些婆罗门在生死轮回中忏悔过去,回归正道。而在“理”上,灭无明、贪爱、灭烦恼所知二障的“杀”也是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995094.html